夏至之后,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盛夏季节。此时昼长夜短,暑气灼人。老年人由于耐受力弱,适应性差,要安全度夏,应从以下方面注意保健。
防躁戒怒,清静养神
酷暑盛夏,火气旺盛。老年人在精神、心理等方面,应息其怒,静其心,安其神,使神经系统处于宁静状态。在日常生活中,要养成心平气和的性格习惯,常有冰雪在心之感,切不可烦躁激动。因躁能生热,在民间素有“心静人自凉”之说。
生活规律,起居有常
夏日,老年人的生活要有一定的规律。做到“夜卧早起,无厌于日”。晨起后,适当参加一些为所能及的体育活动,有利于提高体温调节功能,增强对热的耐受力。午饭后,应适当午睡,以养精蓄锐,使机体处于最佳状态。晚上,不可贪凉而卧,睡于露天、屋檐下、走廊及窗前等处,更不可迎风而卧或久吹电风扇。避免外邪侵害人体,引起头痛头晕、腹痛腹泻、关节酸痛和面神经麻痹等。
采取措施,防暑避湿
夏季暑热湿盛,老年人外出时要戴草帽或打晴雨伞,以遮挡阳光直接照射。出汗多时,湿衣汗衫要勤洗勤换,以防暑湿并袭,身生疮疥。为防中暑,身边和家中应备有一定的清热解暑药,如仁丹、十滴水、清凉油、藿香正气水等。还可常饮绿豆汤、酸梅消暑茶等。
科学合理,调摄饮食
夏令时,人们消化功能较弱,尤其是老年人消化功能更差。因此,老年人的饮食应有规律,定时定量,调摄应以温软易消化,清淡富营养为宜,适当多吃些新鲜瓜果、蔬茶及鱼、虾、瘦肉、豆制品等,还可经常吃些藕粉、莲子,苡仁粥、荷叶粥等,少吃油条、烤饼、肥肉等厚味之物,以防生痰、生热、生湿。还要戒烟禁酒。尤其须忌过食生冷食物,如冰砖、冷饮、凉粉、冷菜等,以免损伤脾胃,诱发疾病。此外,夏季食物易于腐败变质,故必须注意饮食、饮水卫生,严防“病从口人”。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下一篇:没有了